当前位置 >> 首页 >> 佛教知识 >>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

欲乐与法乐的省思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00:51:01

一、信仰淡化的原因

今天我们来讲讲修行佛法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情况。在佛门里有不少人,尤其是信仰比较好、道心比较好的一些佛教徒,学了几年以后,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、巩固,反而有减弱、退化的现象;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,反而日渐退失。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、看到的、听到的一些问题,更是常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,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本身。我们学了佛法,应该要越来越有信心,越来越能够脚踏实地,走好路子,走稳路子,这样才是正确的。

上述问题的产生,以及问题程度的加重,原因很多。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、途径和次第,难以入门,难以一门深入,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。很多民间的神庙里供了很多神,这些神也能够起到保护、庇佑的作用。我们信仰佛教,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。佛陀所宣说的佛法,不仅仅为了要解决我们眼前的小问题。如果仅仅是解决眼前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,普通的神,甚至世间上的那些善人,都是能够做得到的。我们信佛、学法、修道是有它不共的意义的,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信佛、学法、修道。

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来、退失道心的原因,是对佛法的闻思不够,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,要进行很深入的修行,难度自然就很大。

有些人信仰淡化、退失道心的原因,是实修方法不对路。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,但是越修越苦,越修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、佛法的作用。自己想修行,与怎样好好修行是不同的。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,内在的自我要求,如何按部就班、有条不紊、有次第、有步骤地认真去修行,又是一回事。

有些人信仰淡化、退失道心的原因在于慢心、懒散的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和对治。因为我们的慢心在起作用,内在的对于人事物、对佛法执著的力量非常强;因为慢心的缘故,自然而然将佛法拒之于自己的心外,将自己拒之于佛教的门外。因为懒散的原因,我们不能专注,我们不能专心,我们不能把有限的、宝贵的、片段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面去。

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可以做得到?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到?佛陀看到了老病死这样的生命黑洞,感到无比震撼,为了要寻找出离生死、究竟解脱的菩提大道,毅然决然地放下自己世间的一切功名、利禄、成就,以自己的整个身心、生命来实践佛法。对比我们自己,我们能不能以整个生命、身心的一切,像佛陀一样来实践佛陀的教法?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谈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学习。整个的身心、整个的生命,这是代表一切的。我们学佛法,不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,要真正下决心去学习,否则我们只是美其名曰来学习佛法,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。

二、欲乐与法乐

1.五欲的过患

世间的人,大家都有种种的追求,有各种各样的欲望。对五欲的放纵、追逐,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;对佛法的希求和实践,能够得到永久的、究竟的快乐。

世间上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,固然可以带来快乐,但有时候钱也会引发很多灾祸。常常听到一句话说: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”财富也常常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,它不能跟佛法相比。

美色更是我们学佛修道的障碍。世间上的人,很多的恩恩怨怨、爱恨情仇,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。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,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,甚至还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,使人难以自拔。这也就是说,财也好、色也好,它里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,普通不学佛的人是难以看到的。

名誉也是如此 ——“誉之所至,谤亦随之”。常言道,爬得高,跌得重。那么这种对于世间浮名的一种贪着、追求,也是我们修道中非常大的障碍。

五欲里面的第四个欲望 ——食。现在人们对饮食、对食品很讲究,吃的东西比过去要丰富许多倍,可惜现在人的病比过去也要多很多倍。常言说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人吃了很多自己的肠胃消化不了的东西,吃了很多本来都不是我们人需要吃的东西,就会生病。

第五种欲望 ——睡。睡眠也是一种很深重的欲望,有些人没有事情的时候,就常常想去睡觉,人常说“好吃懒做”。有人以为我们睡眠没什么过失,也不会有什么错。表面看起来,睡眠好像没有什么问题,而实际上对自己来说,损失很大。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些时间浪费掉,并且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。

由此说来,世间普遍所认为的五种欲乐,他们虽然表面能带给人一点点的快乐,而实际上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多、痛苦更大、痛苦更深。种种的勤劳、种种的追求所得到的一点点快乐,里面也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。

2.培养善法欲

千百年来,所有的圣贤 ——世间的圣贤和佛门的圣贤、佛菩萨,都告诉我们:这五种欲乐对自己的身家性命有很大的影响,甚至会有危害,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好好地加以疏导。如何让自己走出欲望的沟壑?如何走出欲望的迷途、深坑?就要靠佛法,靠善法欲。

善法欲能给人带来法乐,五欲只能带来欲乐 ——欲望的快乐,善法欲是善法的快乐。善法的快乐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快乐,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的快乐,是内心得到了智慧、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。比如世间的一个正人君子,他的所作所为能够体现道德风尚,能够体现仁爱精神,不仅自己身心得到愉悦,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。

又如佛法里面所谈到的正知、正见、正念、正行,同样会给很多人带来法喜,带来快乐。我们在学校读很多圣贤书,明白很多道理,在寺庙里面读了很多佛教的经论,也一样会给自己带来法喜,带来法乐。我们在经堂里边打坐、念经、念佛,内心也能够得到和谐,得到安详,得到喜悦,也会有一种在世俗社会当中各种欲乐难以达到的境界和心境。我们同行善友之间,彼此的虔诚、恭敬、接纳、礼让,互相包容,互相交流,互相劝勉,慈悲喜舍,助人为乐,这种精神、行为、感受,更是难以找到的、难能可贵的无价之宝,也是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之间,用自己的身心、生命来实践佛法最真实的写照、最真实的反映、最现实的结果。

3.以佛法来检验自身

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去学习教理,去实践教法。佛法一定是灵验的,一定是能够得到验证的,我们一定是会有收获的。反过来说,如果放纵自己的欲乐,这就是凡夫的行为、一般人的行为。一般人的行为都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循环。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强调与佛法不相应的、没有利益的、自我折磨的那种苦行。真正的苦行也无益于生命的解脱。释迦牟尼佛虽然最初苦行六年,最后还是放弃了,其原因是佛法是中道的。我们一个人如果遇到很多困难、问题和挫折,甚至失败,那时我们还能不能有信心、有勇气来面对自己,来认真学习佛法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
人活在世间,不可能不会遇到困难,也不可能不会遇到问题,也不可能不会遇到挫折,甚至遇到失败,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,甚至是常常发生的。俗话说,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。不可能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满自己的意愿。

不能满自己的意愿又怎么样呢?我们就要来看,我们的所作所为,我们所遇到的事情,能不能符合佛法的标准?能不能符合佛菩萨的心愿?能不能符合祖师大德们的意愿?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意愿,符合自己的心愿。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符合佛菩萨、祖师大德们的心愿和意愿的时候,就不会错。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引导我们出离生死,走菩提道,究竟离苦得乐。

我们的意愿、我们的心愿仅仅是为了要解决眼前的小恩小惠、小问题,常常是不正确的。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。也正是这些问题会让自己感受到佛法是灵验还是不灵验。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受有问题,我们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联系在一起,仅仅是当下的一种苦乐情绪上面的感受,以自己情绪上面的感受 ——舒服不舒服、痛苦快乐来作为自己学佛法是否有进步的标准,再进一步,以此来检验佛法的作用和利益,自然而然我们离佛法也就会越来越远。

刚才我讲的这些,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,佛法是要让我们从追逐欲乐转化到追求法乐,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善法欲,要约束、克制、对治自己对五欲的追求、贪婪、执著——这样的内心状态和问题。贪欲 ——贪嗔痴三毒之一、三毒之首,它的表现就是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

三、以善法欲对治私欲

1.佛陀的悲愿情怀

释迦牟尼佛未出家的时候,有一天到郊外去游览。烈日炎炎之下,他看到一个农夫驱牛犁田,气喘吁吁,汗流浃背。那头牛走得慢就会遭到鞭打,皮损见肉。农夫自己也非常辛苦。犁田以后,翻出来的泥土中有很多小虫,这些小虫又被飞鸟啄而食之。释迦牟尼佛看到这样的境界 ——牛、人、小虫、小鸟……引发了慈悲心,无比怜悯他们。他就思索如何来解救这些众生的痛苦,寻求解脱这些痛苦的道路。

2.我们的痴相

众生彼此之间互相残杀,恩恩怨怨,进行种种的劳苦经营。社会上有一句话“经营人生”,我们一辈子都在经营自己、经营自己的事业。我们面对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,各种各样的动物、各种各样的族群,以及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,似乎司空见惯、习以为常,不会觉得其他的众生、其他的人有多么地可怜,有多么地痛苦。从这方面就能够看得出,我们的同情心、慈悲心是不能跟佛陀相比的,百千万分不及一。

佛陀在还是太子的时候,就能够有这样一种心情,他看到一回就能够发起这样的心,并且一直去思索这样的问题。我们看到这样的境界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的。为什么如此惨烈的境界,还不能让我们感悟,让我们觉悟,让我们认清自己生命的本质以及世间痛苦无常的本质?这说明我们内心思维的习惯,还是烦恼在推动、业力在推动,同佛法的距离依然是那么遥远。佛法在自己心里的位置,还是那么渺小 ,似有似无。我们追求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 ——五欲追求的目标非常清楚明确,甚至非常笃定,而对佛法的信仰、行持,总是那么摇摇摆摆、疑信参半。我们对自己的财富、名誉、权力,对这些判断一个人在世俗社会成功与否的标志和标准,总是非常在意,非常渴求,根深蒂固。

当然,财富、名誉、权力本身并没有对与错。可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,它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,不是我们生命的方向,不是我们今生今世成功与否的标志。

它是世间人成功与否的标志,而不是佛教徒成功与否的标志。当然,这些名誉、财富、地位、权力,对于自己养家糊口、承担社会责任是有一定意义的,甚至是不可或缺的。但这些仅仅是自己对家庭以及对社会所应该肩负的责任而已。对社会所肩负的责任,对家庭所肩负的责任,固然同佛法有一定的联系,但是它本身不是佛法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不学佛的人也要对家庭和社会尽责任、尽义务。反过来说,我们应该要用佛法在家庭、社会中尽我们的责任和义务,要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。

3.五欲的性相

财富、名誉、地位、权力等,在获得的同时也具有排他性、竞争性、不稳定性、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。比如说,你有十块钱,用这十块钱去买了一支牙膏。你买了牙膏,就意味着不能再去买别的东西了,这就是排他性。你在去买牙膏时,很多的小摊小贩希望你到他那里去买牙膏,这样的话,也就具有竞争性。你买了牙膏,回到家里,可能会发现家里没有盐巴、酱油,可能会想到:应该把这十块钱拿去买盐巴、酱油。这样就说明,金钱的不稳定性。更何况我们并不是一直都能够赚到钱,所以,它也存在着不连续性。我们如果不小心的时候,会把这十块钱弄丢,因此,它还存在着不确定性。

我们如何来认识五欲的境界?长期以来,我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,总是觉得是好的、快乐的、圆满的,没有认识到其包含和具有的问题。刚才谈到,从这些东西的竞争性到他们的不确定性都是一步之遥,随时都有可能发生。如果是佛法,如果是智慧,如果是一个人的慈悲心,这些作用和力量永远不会消失,永远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快乐,永远不会损害到别人的身心。它不存在排他性、竞争性、不稳定性、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。排他性、竞争性、不稳定性、不连续性、不确定性,都是世间烦恼的标志,都是无常的特征,都是痛苦的根源,都是要不得的,都是我们需要对治的地方。

我们想拥有财富、名誉、地位、权力而苦苦追求,这种贪欲的心理火焰,是非常猛烈的。我们本来就有贪欲的烦恼,自己的内心又向这样一个强烈的境界去追逐,无疑是火上浇油。因为你在火上浇油,这个火就越烧越旺,自己的痛苦也就越来越多,越来越强烈。柏拉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贫穷不仅是个人财富的减少,更是个人贪念的增加。”这句话很有道理。不少人为了要过上好日子,往往是用拼命赚钱的办法、用拼命工作的方法来追赶自己快速增长的主观欲望需要,而不是自己实际生活上的需要。自己去工作赚钱,自己在世间的所作所为,都是为了要满足自己在名誉、权力、地位、财富上的欲望,而不是自己实际生活上的需要。这些都是障碍我们学佛法很重要的原因。

4.转化私欲

有些人非常聪明、非常有能力,但是把自己的能力、聪明、资质都用在规划自己的私欲上,也就是以自己的私欲作为一生的主要规划目标。反过来说,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要满足个人的欲望,就像刚才所谈到的,为了取得自己在世俗社会的那些成就,而不是在佛法上的那些成就。这是非常不应该的,也是非常要不得的,更是我们的大障碍。

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强调,每一个人一定要勉强去抑制自己的欲望,或者说假装自己没有欲望,这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,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。我们只有逐步培养对善法的欲望,就是我们常常所提到的善法欲,才能够对治个人的私欲,以及个人为了满足私欲在社会上所做的种种事情而产生的烦恼。

长期以来,我们都是忙着自己的一个小我。因此,自己的生命就会变得非常局限,非常琐碎,甚至非常无聊。如果把我们自己生命的方向转到佛法上去,转到对善法的希求上去,转到对佛法的欲求上去,我们的希求心就会越来越广大,我们的虔诚、恭敬、包容、慈悲等就会不断增长。这样的人生,是非常美好的、善良的、有意义的,也是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做的。

5.增强善法的力量

“欲”的概念:“于所乐境,希望为性,勤依为业。 ”“所乐境”就是那些自己比较好乐的境界,自己比较喜欢的境界,自己觉得这些境界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、带来快乐的境界。它以“希望为性”,就是希望得到它、希望拥有它、希望不要失去它。

而实际上,外在势力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。我们内心对外在的境界是没有办法选择、没办法去决定的,内心的力量非常微弱。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不断增强善法的力量,才有这种可能和力量来面对外在那些杂染的境界,才能够对它认识清楚。

如果内在佛法的力量增长不起来,肯定会随着自己的习气走,随着自己的好乐走。自己好乐的东西就去追逐,自己不好乐的东西就不管不理。我们所好乐的是欲望,是问题。自然而然,我们所获得的也就是问题,就是烦恼,也就是自己生命不需要的东西。这种对个人私欲的满足是根本烦恼之一。

对善法的希求就不同了,“勤依为业”,它是引发自己精进的主要根据和动力。自己对善法有希求,对佛法有希求,才会努力去做,才会精进。如果我们对佛法、对善法没有希求心,不想得到它,不想拥有它,精进自然无从谈起。不要说精进,我们要坚持都是很难的。我们内心里面能够发起用功修行的心,都是很不容易的。

只有在自己内心非常清楚,心态非常平稳,情绪非常稳定的时候,我们才能够认识到自己需要佛法。而自己在烦恼的时候,在工作、生活的时候,在与人相处的时候,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完全都是世间法,完全都是世间的习惯,都是在习惯当中打转,都是跟着自己的习惯走,跟着习惯在学习、工作、做事。“习惯”,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“习气”;“习气”用社会的语言来讲就是“习惯”。我们要养成好习惯,不能养成不好的习惯。我们要养成好习气,比如说喜欢念经、打坐、看经、做好事、说好话……诸如此类,就是很好的善法等流、习惯,很好的习气。如果不是这些,那么就是世间的习惯和习气。

一个人用功不用功、修行不修行,固然是内在的境界和功夫,但是从外在也是能够看得到的,就是自己的等流习惯是什么,也是常常会表现出来的。如果我们对听经闻法不好乐、对用功不好乐、对集资粮不好乐,这肯定跟佛法不相应。如果天天喜欢谈天说地、谈论是非,喜欢攀缘,喜欢讲无意义的话,这肯定是跟世间法相应的。世间法同佛法的分水岭、区别就在这里。这是从我们自己心上去判断的,而不是从外在去判断的。

四、觉照无常智慧生

1.认识无常

声闻乘的人,在修行佛法的时候,常常强调无常。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,进入佛法之门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无常。佛陀由四门看到老、病、死和出家沙门这四种人,从那个时候起,他就真正了解到了无常。

在佛道的修学上,我们能不能起步、起好步、踏上步,关键就是对无常的观照和认识。我们能够认识到无常的特点、无常的作用以及它的规律,才不会执著,不会迷失于自己的欲望。唯有真正了解到无常 ——世间的本质和规律,我们才会下工夫去克服,去对治自己内在对欲望的追逐心理,才不会把自己的私欲放在心里。反过来,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心安在佛法上,让佛法的种子不断在自己内心深处扎根、发芽,起到种子的作用。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无常,让无常这个法能够在自己的心里现起、产生作用,就容易对治自己的昏沉、散乱、失念、不正知。

无常,不是说它是一种我们没有办法的、逃脱不掉的规律,而是可以让我们来改变、来主导这种规律。因为是无常的,所以它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。不确定性、不稳定性的人生,我们该如何着眼,该如何下手?这是我们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

我们把整个人生看得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,觉得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,所以不着急去用功,不着急修行,不着急学习佛法,我们就容易把时间浪费掉,就容易散乱,容易起烦恼,内心里面就容易产生种种的问题。如果我们内心能够现起无常,内心就不会很在意外在的种种成就、外在的种种虚假的现状。因为我们能够有无常的心理,就会念兹在兹,佛法永远在心头,大到宇宙,小到个人的生命、个人每一个心念,都是无常。

2.让佛法与生命交融

我们培养善法欲能够对治自己的私欲,我们体会无常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。一个人如果不会在善法欲和无常上面下工夫、去着力的话,那么他就会有很多的、很强的贪欲,欲望很多、很广泛,比如说喜欢好的衣服、好的手表、好的汽车、好的房子、好的待遇等。我们一生可能就会在这方面去追求,我们天天内心里面想的都是这些东西,自然而然我们的散乱心就会很严重。

只要我们在家里好好孝顺父母,好好与兄弟姐妹相处,在单位里边好好工作,尽职尽责、敬业,自然而然我们会有成就的,自然而然我们会得到单位、家庭、社会的承认和肯定。我们没有必要把心思转化到追逐欲望、满足欲望这样一条错误的路上。更何况,我们追逐欲望,常常也会感到疲劳、疲乏,因为我们追逐的欲望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满足。不满足,内心里面就会有失落感,内心里面就会有矛盾、有痛苦、身心疲乏等。身心疲乏就会引起昏沉、深重的睡眠。

如果我们有无常的心,对无常这个法类能够有很深的体会,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死了,自然而然就会思考:我死了以后要带走什么?我死了以后能够带走什么东西?这是以死念,根治自己内心愚痴的表现、没有佛法的表现、没有无常心的表现。如果内心有无常,自然而然就会现起智慧,保持觉醒,不会被个人的烦恼欲望所迷惑,内心清明,就与佛法相应。

刚才谈了,这么多欲望对个人修学佛法的影响、危害,善法欲、无常对自己修习佛法的作用和帮助,以及它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。我们作为人,具足暇满,又能够听到佛法,就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人身,修行用功,让自己的后世越来越好,一生比一生好,最后圆满佛果。自己的心思如果不是用在修学佛法这条路上,而是用在造作世间种种恶业上,虽然拥有了人身,也听到了佛法,依然会堕落,甚至下地狱、变畜生都是有可能的。

所以,我们遇到了佛法,不等于万无一失。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佛法是“百千万劫难遭遇”,是自己生命当中最需要的部分,是自己生活的核心内容,是我们今生今世最不可偏离的 ,我们才会老老实实用自己的整个身心,用自己生命的一切去信仰、去实践。自然而然,佛法就能够同自己的身心、生命交融。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代表佛法,就会体现佛法的精神。

以此勉励大家!

一、信仰淡化的原因今天我们来讲讲修行佛法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情况。在佛门里有不少人,尤其是信仰比较好、道心比较好的一些佛教徒,学了几年以后,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、巩固,反而有减弱、退化的现象;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,反而日渐退失。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、看到的、听到的一些问题,更是常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,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本身。我们学了佛法,应该要越来越有信心,越来越能够脚踏实地,走好路子,走稳路子,这样才是正确的。上述问题的产生,以及问题程度的加重,原因很多。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、途径和次第,难以入门,难以一门深入,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。很多民间的神庙里供了很多神,这些神也能够起到保护、庇佑的作用。我们信仰佛教,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。佛陀所宣说的佛法,不仅仅为了要解决我们眼前的小问题。如果仅仅是解决眼前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,普通的神,甚至世间上的那些善人,都是能够做得到的。我们信佛、学法、修道是有它不共的意义的,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信佛、学法、修道。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来、退失道心的原因,是对佛法的闻思不够,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,要进行很深入的修行,难度自然就很大。有些人信仰淡化、退失道心的原因,是实修方法不对路。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,但是越修越苦,越修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、佛法的作用。自己想修行,与怎样好好修行是不同的。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,内在的自我要求,如何按部就班、有条不紊、有次第、有步骤地认真去修行,又是一回事。有些人信仰淡化、退失道心的原因在于慢心、懒散的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和对治。因为我们的慢心在起作用,内在的对于人事物、对佛法执著的力量非常强;因为慢心的缘故,自然而然将佛法拒之于自己的心外,将自己拒之于佛教的门外。因为懒散的原因,我们不能专注,我们不能专心,我们不能把有限的、宝贵的、片段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面去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可以做得到?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到?佛陀看到了老病死这样的生命黑洞,感到无比震撼,为了要寻找出离生死、究竟解脱的菩提大道,毅然决然地放下自己世间的一切功名、利禄、成就,以自己的整个身心、生命来实践佛法。对比我们自己,我们能不能以整个生命、身心的一切,像佛陀一样来实践佛陀的教法?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谈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学习。整个的身心、整个的生命,这是代表一切的。我们学佛法,不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,要真正下决心去学习,否则我们只是美其名曰来学习佛法,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。二、欲乐与法乐1.五欲的过患世间的人,大家都有种种的追求,有各种各样的欲望。对五欲的放纵、追逐,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;对佛法的希求和实践,能够得到永久的、究竟的快乐。世间上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,固然可以带来快乐,但有时候钱也会引发很多灾祸。常常听到一句话说: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”财富也常常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,它不能跟佛法相比。美色更是我们学佛修道的障碍。世间上的人,很多的恩恩怨怨、爱恨情仇,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。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,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,甚至还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,使人难以自拔。这也就是说,财也好、色也好,它里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,普通不学佛的人是难以看到的。名誉也是如此 ——“誉之所至,谤亦随之”。常言道,爬得高,跌得重。那么这种对于世间浮名的一种贪着、追求,也是我们修道中非常大的障碍。五欲里面的第四个欲望 ——食。现在人们对饮食、对食品很讲究,吃的东西比过去要丰富许多倍,可惜现在人的病比过去也要多很多倍。常言说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人吃了很多自己的肠胃消化不了的东西,吃了很多本来都不是我们人需要吃的东西,就会生病。第五种欲望 ——睡。睡眠也是一种很深重的欲望,有些人没有事情的时候,就常常想去睡觉,人常说“好吃懒做”。有人以为我们睡眠没什么过失,也不会有什么错。表面看起来,睡眠好像没有什么问题,而实际上对自己来说,损失很大。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些时间浪费掉,并且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。由此说来,世间普遍所认为的五种欲乐,他们虽然表面能带给人一点点的快乐,而实际上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多、痛苦更大、痛苦更深。种种的勤劳、种种的追求所得到的一点点快乐,里面也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。2.培养善法欲千百年来,所有的圣贤 ——世间的圣贤和佛门的圣贤、佛菩萨,都告诉我们:这五种欲乐对自己的身家性命有很大的影响,甚至会有危害,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好好地加以疏导。如何让自己走出欲望的沟壑?如何走出欲望的迷途、深坑?就要靠佛法,靠善法欲。善法欲能给人带来法乐,五欲只能带来欲乐 ——欲望的快乐,善法欲是善法的快乐。善法的快乐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快乐,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的快乐,是内心得到了智慧、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。比如世间的一个正人君子,他的所作所为能够体现道德风尚,能够体现仁爱精神,不仅自己身心得到愉悦,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。又如佛法里面所谈到的正知、正见、正念、正行,同样会给很多人带来法喜,带来快乐。我们在学校读很多圣贤书,明白很多道理,在寺庙里面读了很多佛教的经论,也一样会给自己带来法喜,带来法乐。我们在经堂里边打坐、念经、念佛,内心也能够得到和谐,得到安详,得到喜悦,也会有一种在世俗社会当中各种欲乐难以达到的境界和心境。我们同行善友之间,彼此的虔诚、恭敬、接纳、礼让,互相包容,互相交流,互相劝勉,慈悲喜舍,助人为乐,这种精神、行为、感受,更是难以找到的、难能可贵的无价之宝,也是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之间,用自己的身心、生命来实践佛法最真实的写照、最真实的反映、最现实的结果。3.以佛法来检验自身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去学习教理,去实践教法。佛法一定是灵验的,一定是能够得到验证的,我们一定是会有收获的。反过来说,如果放纵自己的欲乐,这就是凡夫的行为、一般人的行为。一般人的行为都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循环。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强调与佛法不相应的、没有利益的、自我折磨的那种苦行。真正的苦行也无益于生命的解脱。释迦牟尼佛虽然最初苦行六年,最后还是放弃了,其原因是佛法是中道的。我们一个人如果遇到很多困难、问题和挫折,甚至失败,那时我们还能不能有信心、有勇气来面对自己,来认真学习佛法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人活在世间,不可能不会遇到困难,也不可能不会遇到问题,也不可能不会遇到挫折,甚至遇到失败,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,甚至是常常发生的。俗话说,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。不可能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满自己的意愿。不能满自己的意愿又怎么样呢?我们就要来看,我们的所作所为,我们所遇到的事情,能不能符合佛法的标准?能不能符合佛菩萨的心愿?能不能符合祖师大德们的意愿?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意愿,符合自己的心愿。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符合佛菩萨、祖师大德们的心愿和意愿的时候,就不会错。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引导我们出离生死,走菩提道,究竟离苦得乐。我们的意愿、我们的心愿仅仅是为了要解决眼前的小恩小惠、小问题,常常是不正确的。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。也正是这些问题会让自己感受到佛法是灵验还是不灵验。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受有问题,我们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联系在一起,仅仅是当下的一种苦乐情绪上面的感受,以自己情绪上面的感受 ——舒服不舒服、痛苦快乐来作为自己学佛法是否有进步的标准,再进一步,以此来检验佛法的作用和利益,自然而然我们离佛法也就会越来越远。刚才我讲的这些,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,佛法是要让我们从追逐欲乐转化到追求法乐,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善法欲,要约束、克制、对治自己对五欲的追求、贪婪、执著——这样的内心状态和问题。贪欲 ——贪嗔痴三毒之一、三毒之首,它的表现就是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三、以善法欲对治私欲1.佛陀的悲愿情怀释迦牟尼佛未出家的时候,有一天到郊外去游览。烈日炎炎之下,他看到一个农夫驱牛犁田,气喘吁吁,汗流浃背。那头牛走得慢就会遭到鞭打,皮损见肉。农夫自己也非常辛苦。犁田以后,翻出来的泥土中有很多小虫,这些小虫又被飞鸟啄而食之。释迦牟尼佛看到这样的境界 ——牛、人、小虫、小鸟……引发了慈悲心,无比怜悯他们。他就思索如何来解救这些众生的痛苦,寻求解脱这些痛苦的道路。2.我们的痴相众生彼此之间互相残杀,恩恩怨怨,进行种种的劳苦经营。社会上有一句话“经营人生”,我们一辈子都在经营自己、经营自己的事业。我们面对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,各种各样的动物、各种各样的族群,以及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,似乎司空见惯、习以为常,不会觉得其他的众生、其他的人有多么地可怜,有多么地痛苦。从这方面就能够看得出,我们的同情心、慈悲心是不能跟佛陀相比的,百千万分不及一。佛陀在还是太子的时候,就能够有这样一种心情,他看到一回就能够发起这样的心,并且一直去思索这样的问题。我们看到这样的境界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的。为什么如此惨烈的境界,还不能让我们感悟,让我们觉悟,让我们认清自己生命的本质以及世间痛苦无常的本质?这说明我们内心思维的习惯,还是烦恼在推动、业力在推动,同佛法的距离依然是那么遥远。佛法在自己心里的位置,还是那么渺小 ,似有似无。我们追求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 ——五欲追求的目标非常清楚明确,甚至非常笃定,而对佛法的信仰、行持,总是那么摇摇摆摆、疑信参半。我们对自己的财富、名誉、权力,对这些判断一个人在世俗社会成功与否的标志和标准,总是非常在意,非常渴求,根深蒂固。当然,财富、名誉、权力本身并没有对与错。可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,它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,不是我们生命的方向,不是我们今生今世成功与否的标志。它是世间人成功与否的标志,而不是佛教徒成功与否的标志。当然,这些名誉、财富、地位、权力,对于自己养家糊口、承担社会责任是有一定意义的,甚至是不可或缺的。但这些仅仅是自己对家庭以及对社会所应该肩负的责任而已。对社会所肩负的责任,对家庭所肩负的责任,固然同佛法有一定的联系,但是它本身不是佛法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不学佛的人也要对家庭和社会尽责任、尽义务。反过来说,我们应该要用佛法在家庭、社会中尽我们的责任和义务,要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。3.五欲的性相财富、名誉、地位、权力等,在获得的同时也具有排他性、竞争性、不稳定性、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。比如说,你有十块钱,用这十块钱去买了一支牙膏。你买了牙膏,就意味着不能再去买别的东西了,这就是排他性。你在去买牙膏时,很多的小摊小贩希望你到他那里去买牙膏,这样的话,也就具有竞争性。你买了牙膏,回到家里,可能会发现家里没有盐巴、酱油,可能会想到:应该把这十块钱拿去买盐巴、酱油。这样就说明,金钱的不稳定性。更何况我们并不是一直都能够赚到钱,所以,它也存在着不连续性。我们如果不小心的时候,会把这十块钱弄丢,因此,它还存在着不确定性。我们如何来认识五欲的境界?长期以来,我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,总是觉得是好的、快乐的、圆满的,没有认识到其包含和具有的问题。刚才谈到,从这些东西的竞争性到他们的不确定性都是一步之遥,随时都有可能发生。如果是佛法,如果是智慧,如果是一个人的慈悲心,这些作用和力量永远不会消失,永远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快乐,永远不会损害到别人的身心。它不存在排他性、竞争性、不稳定性、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。排他性、竞争性、不稳定性、不连续性、不确定性,都是世间烦恼的标志,都是无常的特征,都是痛苦的根源,都是要不得的,都是我们需要对治的地方。我们想拥有财富、名誉、地位、权力而苦苦追求,这种贪欲的心理火焰,是非常猛烈的。我们本来就有贪欲的烦恼,自己的内心又向这样一个强烈的境界去追逐,无疑是火上浇油。因为你在火上浇油,这个火就越烧越旺,自己的痛苦也就越来越多,越来越强烈。柏拉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贫穷不仅是个人财富的减少,更是个人贪念的增加。”这句话很有道理。不少人为了要过上好日子,往往是用拼命赚钱的办法、用拼命工作的方法来追赶自己快速增长的主观欲望需要,而不是自己实际生活上的需要。自己去工作赚钱,自己在世间的所作所为,都是为了要满足自己在名誉、权力、地位、财富上的欲望,而不是自己实际生活上的需要。这些都是障碍我们学佛法很重要的原因。4.转化私欲有些人非常聪明、非常有能力,但是把自己的能力、聪明、资质都用在规划自己的私欲上,也就是以自己的私欲作为一生的主要规划目标。反过来说,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要满足个人的欲望,就像刚才所谈到的,为了取得自己在世俗社会的那些成就,而不是在佛法上的那些成就。这是非常不应该的,也是非常要不得的,更是我们的大障碍。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强调,每一个人一定要勉强去抑制自己的欲望,或者说假装自己没有欲望,这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,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。我们只有逐步培养对善法的欲望,就是我们常常所提到的善法欲,才能够对治个人的私欲,以及个人为了满足私欲在社会上所做的种种事情而产生的烦恼。长期以来,我们都是忙着自己的一个小我。因此,自己的生命就会变得非常局限,非常琐碎,甚至非常无聊。如果把我们自己生命的方向转到佛法上去,转到对善法的希求上去,转到对佛法的欲求上去,我们的希求心就会越来越广大,我们的虔诚、恭敬、包容、慈悲等就会不断增长。这样的人生,是非常美好的、善良的、有意义的,也是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做的。5.增强善法的力量“欲”的概念:“于所乐境,希望为性,勤依为业。 ”“所乐境”就是那些自己比较好乐的境界,自己比较喜欢的境界,自己觉得这些境界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、带来快乐的境界。它以“希望为性”,就是希望得到它、希望拥有它、希望不要失去它。而实际上,外在势力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。我们内心对外在的境界是没有办法选择、没办法去决定的,内心的力量非常微弱。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不断增强善法的力量,才有这种可能和力量来面对外在那些杂染的境界,才能够对它认识清楚。如果内在佛法的力量增长不起来,肯定会随着自己的习气走,随着自己的好乐走。自己好乐的东西就去追逐,自己不好乐的东西就不管不理。我们所好乐的是欲望,是问题。自然而然,我们所获得的也就是问题,就是烦恼,也就是自己生命不需要的东西。这种对个人私欲的满足是根本烦恼之一。对善法的希求就不同了,“勤依为业”,它是引发自己精进的主要根据和动力。自己对善法有希求,对佛法有希求,才会努力去做,才会精进。如果我们对佛法、对善法没有希求心,不想得到它,不想拥有它,精进自然无从谈起。不要说精进,我们要坚持都是很难的。我们内心里面能够发起用功修行的心,都是很不容易的。只有在自己内心非常清楚,心态非常平稳,情绪非常稳定的时候,我们才能够认识到自己需要佛法。而自己在烦恼的时候,在工作、生活的时候,在与人相处的时候,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完全都是世间法,完全都是世间的习惯,都是在习惯当中打转,都是跟着自己的习惯走,跟着习惯在学习、工作、做事。“习惯”,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“习气”;“习气”用社会的语言来讲就是“习惯”。我们要养成好习惯,不能养成不好的习惯。我们要养成好习气,比如说喜欢念经、打坐、看经、做好事、说好话……诸如此类,就是很好的善法等流、习惯,很好的习气。如果不是这些,那么就是世间的习惯和习气。一个人用功不用功、修行不修行,固然是内在的境界和功夫,但是从外在也是能够看得到的,就是自己的等流习惯是什么,也是常常会表现出来的。如果我们对听经闻法不好乐、对用功不好乐、对集资粮不好乐,这肯定跟佛法不相应。如果天天喜欢谈天说地、谈论是非,喜欢攀缘,喜欢讲无意义的话,这肯定是跟世间法相应的。世间法同佛法的分水岭、区别就在这里。这是从我们自己心上去判断的,而不是从外在去判断的。四、觉照无常智慧生1.认识无常声闻乘的人,在修行佛法的时候,常常强调无常。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,进入佛法之门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无常。佛陀由四门看到老、病、死和出家沙门这四种人,从那个时候起,他就真正了解到了无常。在佛道的修学上,我们能不能起步、起好步、踏上步,关键就是对无常的观照和认识。我们能够认识到无常的特点、无常的作用以及它的规律,才不会执著,不会迷失于自己的欲望。唯有真正了解到无常 ——世间的本质和规律,我们才会下工夫去克服,去对治自己内在对欲望的追逐心理,才不会把自己的私欲放在心里。反过来,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心安在佛法上,让佛法的种子不断在自己内心深处扎根、发芽,起到种子的作用。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无常,让无常这个法能够在自己的心里现起、产生作用,就容易对治自己的昏沉、散乱、失念、不正知。无常,不是说它是一种我们没有办法的、逃脱不掉的规律,而是可以让我们来改变、来主导这种规律。因为是无常的,所以它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。不确定性、不稳定性的人生,我们该如何着眼,该如何下手?这是我们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我们把整个人生看得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,觉得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,所以不着急去用功,不着急修行,不着急学习佛法,我们就容易把时间浪费掉,就容易散乱,容易起烦恼,内心里面就容易产生种种的问题。如果我们内心能够现起无常,内心就不会很在意外在的种种成就、外在的种种虚假的现状。因为我们能够有无常的心理,就会念兹在兹,佛法永远在心头,大到宇宙,小到个人的生命、个人每一个心念,都是无常。2.让佛法与生命交融我们培养善法欲能够对治自己的私欲,我们体会无常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。一个人如果不会在善法欲和无常上面下工夫、去着力的话,那么他就会有很多的、很强的贪欲,欲望很多、很广泛,比如说喜欢好的衣服、好的手表、好的汽车、好的房子、好的待遇等。我们一生可能就会在这方面去追求,我们天天内心里面想的都是这些东西,自然而然我们的散乱心就会很严重。只要我们在家里好好孝顺父母,好好与兄弟姐妹相处,在单位里边好好工作,尽职尽责、敬业,自然而然我们会有成就的,自然而然我们会得到单位、家庭、社会的承认和肯定。我们没有必要把心思转化到追逐欲望、满足欲望这样一条错误的路上。更何况,我们追逐欲望,常常也会感到疲劳、疲乏,因为我们追逐的欲望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满足。不满足,内心里面就会有失落感,内心里面就会有矛盾、有痛苦、身心疲乏等。身心疲乏就会引起昏沉、深重的睡眠。如果我们有无常的心,对无常这个法类能够有很深的体会,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死了,自然而然就会思考:我死了以后要带走什么?我死了以后能够带走什么东西?这是以死念,根治自己内心愚痴的表现、没有佛法的表现、没有无常心的表现。如果内心有无常,自然而然就会现起智慧,保持觉醒,不会被个人的烦恼欲望所迷惑,内心清明,就与佛法相应。刚才谈了,这么多欲望对个人修学佛法的影响、危害,善法欲、无常对自己修习佛法的作用和帮助,以及它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。我们作为人,具足暇满,又能够听到佛法,就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人身,修行用功,让自己的后世越来越好,一生比一生好,最后圆满佛果。自己的心思如果不是用在修学佛法这条路上,而是用在造作世间种种恶业上,虽然拥有了人身,也听到了佛法,依然会堕落,甚至下地狱、变畜生都是有可能的。所以,我们遇到了佛法,不等于万无一失。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佛法是“百千万劫难遭遇”,是自己生命当中最需要的部分,是自己生活的核心内容,是我们今生今世最不可偏离的 ,我们才会老老实实用自己的整个身心,用自己生命的一切去信仰、去实践。自然而然,佛法就能够同自己的身心、生命交融。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代表佛法,就会体现佛法的精神。以此勉励大家!

黄历网举报投诉方式:电话: 邮箱: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
版权所有:黄历网Copyright © 1996-2024  闽ICP备2022007364号-2 All Rights Reserved